標籤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帶著瘡疤的施暴者──童年經驗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愛情暴力

「你可不可以不要每次跟我約會都遲到啊!從認識你以來,你根本從來都沒有準時過!」女孩看著男孩姍姍來遲,氣呼呼的吼著。

「我不過晚來五分鐘而已,你可不可以不要這麼無理取鬧啊!你上次讓我等那麼久我還不是沒有生氣,你居然為了這五分鐘跟我計較。」男孩感到非常的憤恨不平,畢竟他只晚來了五分鐘,而且他也不是每次都會遲到,其實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男孩提早到約好的地方,等待著女孩的到來。

「無理取鬧!?你說誰無理取鬧!?你遲到還敢兇我!!!難怪你的論文會被教授退件,活該啦!誰叫你這麼不守信用!!」女孩不甘示弱的反擊。但是,這一句話踩到了男孩的地雷。「啪!」,男孩氣不過,一掌打了過來。

兩個人都愣住了。時間彷彿凝滯在這一秒......。男孩呆呆看著女孩臉上紅腫的掌印,又看著自己剛打過人的手掌。女孩眼眶漸漸地紅了起來,兩行淚水就這樣流了出來。女孩轉過身,就這樣,頭也不回地跑了,留下待在原地的男孩,腦袋一片空白的,望著女孩逐漸遠去的背影。

漸漸的,男孩也哭了出來。「我不是說好我不要跟我爸爸一樣的嘛!?我不是說好要好好疼我的女友,一定不要讓他跟媽媽一樣被爸爸打的嘛!?」疑惑、憤怒、自責、難過,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時光彷彿又回到了,在爸媽離婚之前的那一夜,媽媽被打得頭破血流,哭著衝出家門的那一幕......

許多幼年時期受過傷的人,都會希望長大之後,不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樣,能夠好好的照顧另一半,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就如同過去研究所指出的,虐待兒童的父母往往也是受虐兒(eg:黃素珍,1991)[1];不安全依附的父母養出來的,往往也是不安全依附的孩子(eg.Hazan&Shaver,1987)[2]。似乎,許多人在戀愛關係裡的缺憾,都來自於不好的童年經驗。

為了驗證這樣的假設,Elizabeth Miller等人在2011年,發表了一篇龐大的研究成果[3]。

這一篇研究採取了很龐大的資料分析,目的是在分析童年受挫經驗,是否會導致青少年時期的戀愛暴力行為(physical dating violence; PDV)。當然,說是導致,其實實驗者也只能採用相關分析的方式,去分析他們之間的關聯性,因為我們很難對這一件事情採取因果推論,畢竟這中間的變因太多了,而且這也無法採用實驗法檢驗。

過去的研究只有將受試者分為施虐者和受虐者兩種,但是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區分方式,因為有一些人可能同時是施虐者也是受虐者,或是有一些人會宣稱自己只是出於自我防衛而攻擊對方等等,因此在本實驗中,受試者被分成單純施虐者、單純受虐者、施虐或受虐者(either victimisation or perpetration)三組。

實驗結果發現,在21歲以前談過戀愛的人當中,有過暴力行為的比例是非常普遍的:有16%的人回報自己屬於施虐或受虐者,回報自己是單純受虐者的比例有13.9%,回報自己是單純施虐者的比例有8.1%,當然啦,這裡面一定有一些人沒有誠實作答,因為要承認自己是施虐者,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這一篇研究和過去的研究,另一個不同點在於,過去的研究把重點專注在父母間的暴力行為和青少年戀愛的暴力行為之間的關聯性,這一篇把更多的童年受挫經驗放了進來,包含12項:父母過世、父母離婚、和父母長期時間分居(如小時候被親戚收養一段時間)、父母有精神疾患(如憂鬱症)、父母有物質濫用、父母犯罪、父母間的暴力行為、幼年時有生過大病、受過身體虐待、受過性虐待、幼年時被忽略,以及家庭經濟危機等12項經歷。結果發現,在受試者當中,有52.9%的人都有過至少一項的挫折經驗。而且這12項挫折經驗,多多少少都和青少年戀愛暴力行為有關聯性。

而這一篇論文,也對未來預防青少年戀愛暴力行為提出了具體的方向:我們應該採取一個系統性的預防措施。因為從他們的實驗發現,當一個人小時候有過一項和兩項童年挫折經驗,他們和青少年時期戀愛暴力行為的關聯性差異不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僅僅預防了其中一項,並不能有效的減少青少年戀愛暴力行為的發生。

不過,我想這一篇研究的目的,並不是告訴我們,一旦你的童年有了創傷,那麼你就注定得不到幸福的愛。

「過去的我,總是在爭吵的時候,把自己膨脹的很大很大,不願意去接受自己的脆弱......還好我的男朋友,能夠在我和他槓上的時候,不急著和我爭執誰對誰錯,而是看到了我生氣軀殼背後,其實是一個無助地發抖的小小心靈......。」我的一位朋友,曾經這樣悠悠地跟我說。

也許,找到一個願意去理解你情緒的人,會是一個讓你成長的方式。不過,有一些人的運氣沒有這麼好,那是不是也能夠做些什麼呢?關於這一點,我很喜歡諮商心理學加Satir的人性觀:改變永遠是可能的,而且改變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當然,透過心理諮商,或是閱讀一些心靈成長、自我覺察的書籍,都能夠幫助我們,更去了解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不是所有有過童年創傷經驗的人,都注定要有著悲慘的結局。雖然這一些人,也許該說是運氣比較不好,童年的時候就經歷了一些別人所沒有的經歷。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如果能夠走過來,那麼他們的人生歷練,絕對比其他人更豐富。而且,既然有52.9%的人,都有過這一些童年挫折經驗,那也代表,即使你曾經經歷過這些,那你也不孤單,因為你身旁的每兩個人,就和你一樣有過類似的經歷。而透過彼此關懷,同理彼此,我們還是能夠在脆弱之中,尋找重新站起來的勇氣。而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們可以透過覺察與改變自己,選擇將這一些負面經驗,終結在自己這一代,讓我們未來的子女,能夠有一個更幸福的起跑點。我想,比起自怨自艾,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延伸閱讀
[1]黃素珍(1991)父母童年受虐經驗兒童虐待之研究

[2]Hazan, C. and P. Shave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p. 511-524.

[3]Miller, E., Breslau, J., Chung, W. J., Green, J. G., McLaughlin, K. A., & Kessler, R. C. (2011).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risk of physical violence in adolescent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65(11), 1006-1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