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樂觀,才會贏!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愛看棒球?每次當投手面對打者,球數來到兩好三壞,壘上跑者又頻頻伺機而動的情況下,你是否也一樣,目不轉睛地盯著鏡頭,看看下一球是好是壞?

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沒有一套系統,能夠預測球隊的輸贏呢?
正向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做到了。

Seligman畢生的研究,都投入在了「我們對於正向、負向事情的解釋型態,如何影響著我們。」,他曾運用這一套系統,解釋了很多過去沒辦法預測的事情。
在1985年,他做過了一項很有趣的實驗,成功的預測了1986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國家聯盟球隊的興衰。

Seligman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過去的研究發現,悲觀會使人表現變差;那麼如果整支球隊的悲觀呢?是不是會表現得比較差?而如果是的話,一支球隊是因為悲觀而失敗,還是因為失敗而悲觀?

他採用了一套叫做口頭解釋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of Verbatim Explanations,CAVE)的軟體。這一套軟體是這樣的:雖然我們沒辦法把大聯盟的球員叫來做心理測驗,但是我們可以從報紙上面的訪談中,節錄他們對於成功與失敗的看法,然後找出他們的解釋型態。Seligman將他們收集到的球員訪談,去除掉名子之後,拿給不知道這些話來源的人,用CAVE這套系統,評定每一句具有因果關聯的話,有多麼的正向或負向。

在Seligman的解釋型態當中,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分成了對好事的看法與對壞事的看法,然後又再細分成永久性、普遍姓、個別性三個向度來看。我舉對壞事的看法為例,如果一個人今天考試考差了,他覺得「自己總是沒辦法考好」,那就是永久性高;如果他覺得「自己只是一時失常」,那就是永久性低;如果他覺得「讀書一點用都沒有」,那就是普遍性高;如果他覺得「我讀的這本書沒用」,那就是普遍性低;如果他覺得「是這次考試太難了」,那就是個別性低,如果他覺得「是我太笨了」,那就是個別性高。樂觀的人,他們在這三項分數上都會比較低,而悲觀的人則正好相反,他們覺得壞事會一直不斷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自己一無是處,也覺得所有的錯都來自於自己。

Seligman用這一套系統,來評定1985年的紐約大都會隊球員與紅雀隊球員,如果永久性、普遍性、個別性越高,則得分越高,每一個相度都是1~7分,三個向度合起來就是3~21分。他發現,在輸球之後,大都會球員的解釋是:「我們輸球是因為對手今晚打很好。」(永久性低:今晚,普遍性低:今晚的對手,個別性低:因為對手)(7分),「對手明明很爛,打到最後卻贏了」(3分),「人生一定有些運氣差的日子,今天就是其中之一」(8分)。研究結果發現,大都會隊比國聯的每一隊都樂觀;而紅雀隊的球員,對於輸球的解釋則是:「讓我們面對現實,我們打不中。」(20分)、「我盜壘盜的不好」(16分)、「這球應該要接的到,只是我沒有接到。」(12分)。他們的樂觀程度,在當年國家聯盟12隊排名第九。雖然那一年,紅雀隊闖入了世界大賽(最後敗給了皇家隊),而大都會打得比較差,但是Seligman認為,那只是他們球技太高超。他預測下一季,大都會會表現得更好,紅雀隊會表現得更差。
           
果然,他們的表現就是如此。1986年的大都會所向無敵,以108勝54敗,高達.667的季賽勝率,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世界大賽冠軍;而紅雀隊則只有.491的勝率,連季後賽都進不了。這點在壓力底下的表現特別顯著,那一年,大都會的平均打擊率是.263,但在壓力較大的最後幾局,打擊率來到了.277;相反的,紅雀隊的打擊率只有.236,在壓力下更是掉到了.231。他們用這套系統,計算了當年國家聯盟12支球隊的解釋型態,1985年樂觀的球隊,在1986年都表現得更好,而悲觀的球隊則表現得更差。

Seligman又用這個系統,成功預測了美國職籃的勝分差(兩支球隊的比分差距)、柏克萊大學游泳隊的勝利者,以及198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名單、總統當選人,以及幾乎所有的參議員當選人(只有一個例外),甚至連總統大選的得票差距,都可以用樂觀程度的差距被預測出來,因為他們猜測,演講當中越是樂觀的候選人,越能夠獲得選舉人的青睞。

如果Seligman肯透漏他的系統給我,台灣運彩一定會被我玩垮的。
剩下的就不多說了,不然他的《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這本書,恐怕就會滯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